乡村振兴战略,乡村振兴战略规划,乡村振兴规划,乡村旅游咨询网

成都的乡村旅游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

时间:2011-10-04 17:25来源:中国乡村旅游咨询网 作者:勇先创景 点击:

      也许是基于成都人的这种心态,成都的农家乐才一年比一年火,成都的乡村旅游才得以发展迅速。

      其实,成都的农家乐这20年,一直都在不停洗牌,拿他们行内的话说,“一直都在经历辉煌、一度沉沦、再辉煌的过程”。
      实际上,成都农家乐这20年的成长,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自然发展阶段、九十年代中后期的竞争发展阶段,2003年以后的竞争发展阶段。
      早在1987年,成都郫县农科村的农民,利用自己的庭院、堰塘、果园、花圃,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,附近农民纷纷仿而效之,“农家乐”从此遐迩闻名。郫县农科村的单门独院让城里人很受用,虽然条件较差,但由于当时市场尚未饱和,农家乐基本上是开一家火一家。在竞争发展阶段,政府的主导作用开始显现,成都龙泉驿区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,乡村果树迅速大片成林,政府引导农民开起了农家乐,一家一户小院式的经营模式被打破。在一片桃花、成片的枇杷树中,众多的农家乐成为既相互竞争,又相互协作的一个松散联合体。而同一时期,沿海、北京等地在吸取四川经验后,通过大规模农场型农家乐把市场越做越大,农家乐聚零为整的趋势相当明显。
      20年来,成都市的农家乐从东向西、由城郊逐步向平坝、丘陵、山地延伸,逐步涌现出农家园林、花果观赏、避暑休闲、古镇民俗等不同类型的业态。
      但农家乐发展到这时,还停留在“吃农家饭、住农家屋”,解决一下农村的就业问题,让农民增加收入,让城里的人去休闲,呼吸点新鲜空气。成都的农家乐如何进一步发展?
      成都农家乐真正的蝶变是在2003年以后。人们意识到,农家乐的发展首先是提高其文化品位,应该满足不同文化的消费人群的娱乐需要,让它成为城乡民众文化活动的场所,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之地。
      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明泉认为,有了风景还得有统领风景的文化,川人的生活智慧也应该以农家乐为载体体现出来。四川的乡村文化资源非常丰富,但整体上却缺乏巴蜀文化资源的展示,地域文化特色与农家乐应该结合起来,比如民俗表演、狮子、农灯、种田、收获的场景。
      2003年以后,成都锦江区将红砂村打造成乡村型开放公园,把成百家农家乐组合起来按照大型生态休闲空间打造。在这一思路下,农家乐变成了乡村生态旅游公园中的旅游服务点,经历10余年发展的农家乐由各自为政过度到连横时代。见到好处的锦江区又在红砂村的基础上按照这种思路设计五朵金花,形成连片的三圣花乡,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响。锦江区现有340多家农家乐,有320多家在三圣乡,而红砂村和幸福梅林占了大部分。去年,五朵金花接待海内外游客746.9万人,收入1.9亿元。
      据成都市旅游局局长杨小英介绍,2005年,全市农家乐数量已达5596家,接待游客2038万人次,实现旅游接待收入7.3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收入16.3亿元。由农村旅游支撑起的巨大旅游市场,不仅满足了成都市民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,也为该市跳跃性地率先跨入“宜居城市”行列创造了条件。
      农民就住在花园里
      从去年以来,引发了一场“全国人民考察运动”的成都锦江区旅游业的“五朵金花”,实际就是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(以前叫三圣乡)的五个小村子。这五个村子,各有特色,红砂村搞的是“花乡农居”,幸福村搞的“幸福梅林”,驸马村搞的“东篱菊园”,万福村搞的“荷塘月色”,江家堰村搞的“江家菜地”。
      8月3日,882次“城际列车”把记者带到成都时,天已经快黑尽了。出火车站坐34路,到九眼桥,再打车,20分钟后,城市的喧嚣没有了。眼前是“花香农居”红砂村。
      没有人相信这是农村,只认为它是公园。白墙、青瓦的川西民居掩映在一片绿阴之中。人工湖、水泥马路被路灯点缀,像嵌在绿冠之上的一颗颗星星。乡村酒店旁的休闲广场上,年轻人三三两两,欧洲很古典的乡村音乐不时飘渺其间。
      一次惬意的花乡体验
      刘红兵30多岁,攀枝花人。两年前她受朋友的邀请来这里喝茶时,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,一直都梦想自己哪天能住进这样的房子里。后来,她辗转从这家主人手里,以每年近3万元的租金租到这栋房。她本打算自己一家人搬来这里住,但后来发现,自己也可以在这里经营农家乐。于是,她投入8万元钱,房子由政府统一改造,她将房前屋后打造出来,给自己的农家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“留香园”。木桌椅,青石板、绿阴下,花丛间,她的农家乐更像欧洲一座很洋派的私家别墅。
      来的都是成都市区里的人,在她的小院里吃两餐,喝茶、打牌,一天下来,一人25元钱的花费。现在城里人过生日也来这里,自己一大家人,在小院里玩一天,开个生日part,既轻松,又很有意义。还有请朋友来的,耍一天,花费不大,让客人也很满意。
      刘红兵的父母退休了,一边在这里帮忙,一边养老。他们请了一个帮工,一个厨师,一年的6、7、8月是淡季,大家就趁这个时间休整。从每年春节到6月份,是他们最忙的时候,客人来晚了就找不到座位了。
      刘红兵已经习惯了这种忙碌,看客人在她家院坝的树阴下恣意南山,她自己感觉很满足。一年四季,她都喜欢采些花,插在古铜色坛子里,把花瓣撒在木桌上,让客人在乡村享受这种小资生活。
      现在,她的客人中,回头客已经达到80%。一年的收入,在6万元左右。
      记者在刘红兵的小院呆了一个上午,阳光星星点点打在身上;该吃中午饭了,餐桌就摆开在树下,三荤三素,活色鲜香。不经意间,一两片黄了的树叶掉进盘子里,别有一番野趣。4个人吃这顿饭,共花去50元钱。 (责任编辑:勇先创景)

分享到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联系方式

地址:北京 海淀 清河嘉园东区 甲1号楼15层
邮编:100089
电话:010-62669808
传真:010-62669808
邮箱:yongxian@bjyxcj.com
院长热线:13001201315